1.片狀珠光體
珠光體是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它是按一定質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滲碳體的質量分數為12%,鐵素體的質量分數為88%。由於滲碳體數量比鐵素體少、二者比重又相差不多,因此,片狀珠光體中滲碳體呈窄條,鐵素體呈寬條。珠光體片層間距在0.1~1.01μm範圍內波動。如用硝酸酒精腐蝕,由於滲碳體片遠比兩側的鐵素體片硬,耐磨、耐腐蝕,因此,突起的細薄條是滲碳體,在金相顯微鏡下看到的細黑線是滲碳體條的陰影。腐蝕後的金相表麵閃閃發光,形如珠光,珠光體由此得名。
500倍以下能分辨層片者稱片狀珠光體。500倍以上能分辨層片者稱索氏體。電子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層片者稱托氏體。
從奧氏體直接冷卻獲得的珠光體一般呈片狀。
2.球狀珠光體
也稱粒狀珠光體。滲碳體呈球粒狀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
采用球化退火工藝AC1+(20~30℃),可使片狀珠光體變為球狀珠光體。
馬氏體在650~727℃高溫回火,馬氏體轉變為球狀珠光體;過共析鋼經不完全退火也可形成球狀珠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