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金相實驗技術中的顯微鏡的放大原理
利用透鏡可將物體的象放大,但單個透鏡或一組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為此,要考慮用另一透鏡組將第一次放大的象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放大倍數的象。顯微鏡就是基於這一要求設計的。顯微鏡中裝有兩組放大透鏡,靠近物體的一組透鏡為“物鏡”,靠近觀察的一組透鏡稱為目鏡。
圖1為顯微鏡放大原理簡圖。物體AB置於物鏡的一倍焦距(F1)與二倍焦距之間,它的一次象在物鏡的另一側二倍焦距以外,形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象A,B, ;當實象A,B, 位於目鏡的前一倍焦距(F2)以內時,則目鏡複又使映象放大,而在目鏡的前二倍焦距(2F2)以外,得到A,B, 的正立虛象A,B, 。因此,最後的映象A,,B, ,是經過物鏡、目鏡兩次放大後所得到的。其放大倍數應為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圖1
物體AB經物鏡第一次放大的倍數:
式中 f1f,1—物鏡前焦距與後焦距;
△—顯微鏡的光學鏡筒長。
與△相比,物鏡的焦距f1短,可略:
象A,B, 經目鏡第二次放大的倍數:
式中 f2—目鏡的前焦距;
D—人眼明視距離。
所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應為:
當顯微鏡的機械鏡筒長度的設計恰等於光學鏡筒長時,M=M物·M目;當顯微鏡的機械鏡筒長度的設計不等於光學鏡筒長(△)時,M=M物.M目·C,C是與機械鏡筒長、光學鏡筒長有關的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