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拋光工藝可以分為打磨和出光兩部分。現將該兩部分工藝和方法總結如下:
Ⅰ.打磨
不鏽鋼焊接件打磨主要目標是去掉焊點,達到表麵粗糙度為R10um的工件,為出光做準備!
打磨部分概括來說有:
三個工序:粗磨,半精磨,精磨
三個麵:兩個側麵一個棱邊
九個拋光機
二十七個調節機構,
詳細說明如下:
1、 對上道轉入拋光工序的工件進行目測檢驗,如焊縫是否有漏焊,焊穿,焊點深淺不均勻,偏離接縫太遠,局部凹陷,對接不齊,是否有較深劃痕,碰傷,嚴重變形等在本工序無法補救的缺陷,如果有上述缺陷應返回上道工序修整。如果無上述缺陷,進入本拋光工序。
2、 粗磨,用600#的砂帶在三麵上往返磨削工件,本工序要達到的目標是去掉工件焊接留下的焊點,以及在上步工序出現的碰傷,達到焊口圓角初步成型,水平麵和垂直麵基本無大劃痕,無碰傷,經此步工序後工件表麵的粗糙度應能達到R0.8mm。注意在拋光過程中注意砂帶機的傾斜角度和控製好砂帶機對工件的壓力。一般來說以與被拋麵成一條直線比較適中!
3、 半精磨,用800#的砂帶按照前麵往返磨削工件的方法中磨工件的三麵,主要是對前麵工序出現的接縫進行修正以及對粗磨後產生的印痕進行進一步的細磨,對前麵工序留下的印痕要反複磨削,達到工件表麵無劃痕,基本變亮。本工序表麵粗糙度應能達到R0.4mm。(注意本工序不要產生新的劃痕及碰傷,因為在後麵的工序無法修補此類缺陷。)
4、 精磨,用1000#的砂帶主要是對前步工序出現的細小紋線的修正磨削,磨削方法與上同。本工序要達到的目標是磨削部分與工件未磨削部分的接縫基本消失,工件表麵進一步光亮,通過本工序磨削後的工件要基本接近鏡麵效果,工件表麵粗糙度應能達到R0.1mm
5、 關於更換砂帶的說明:一般來說,600#的砂帶可以拋磨1500mm長的工件6-8根,800#的砂帶可以拋磨工件4-6根,1000#的砂帶可以拋磨工件1-2根,具體情況還需以工件焊接焊點情況,拋光使用的壓力,以及打磨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另外還需注意更換砂帶必須保證砂帶在海綿輪上能平穩轉動,以達到均勻磨削工件的目的。
打磨三個麵說明:焊接件需要打磨以焊接棱邊為分界線的水平和豎直的兩麵,具體來說一共需打磨三麵,其打磨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焊接工件焊縫示意圖
九個拋光機示意圖:三個砂帶機作為一個工序(一組)打磨三個麵,實際工作中,後一組砂帶機的打磨位置需比前一組砂帶機的打磨位置前進1-1.5mm,此設計是為了後麵一組拋光機能更好的打磨掉前一組留下的拋光的印痕。
二十七個調節機構:每個砂帶機上分別有前後調節機構,上下調節機構,砂帶機角度調節機構。視工件焊接的具體情況,最終完成的設備由三至四個機組組成,每個機組安裝不同目的砂帶進行拋光。每個砂帶機的拋光位置和角度及拋光壓力由拋光機調節機構控製,並在設備開始工作之前進行調節,使每台砂帶機處於恰當的位置和恰當的角度並和具有恰當的工作壓力,在上述所示的三個調節機構中,需有一個機構能通過光電開關檢測的信號來控製其相應調節,防止出現打磨兩端磨削量過大的情況。比如設置砂帶機角度調節機構,通過光電開關檢測工件進入到砂帶機的下方,這時調節機構啟動控製砂帶機抬起,等待工件進入到某一位置時調節機構將砂帶機落下,砂帶機通電或者通氣開始進行拋光工作,拋光快結束時檢測機構同樣檢測到工件即將拋光完成,調節機構氣動控製砂帶機抬起,待工件通過後落下,這樣可以避免不鏽鋼方管兩端拋磨過量的情況出現。
打磨的方式方法:
通過砂帶機的大海綿輪壓住工件進行打磨,打磨的同時可以水平移動砂帶機或者工件,把焊接的焊點逐一打磨掉。 3.實際使用拋光機拋光方式截圖如右圖: Ⅱ、出光部分 出光部分主要目的是將前麵打磨出的不鏽鋼進行鏡麵出光,達到鏡麵的目的。 本工藝概括來說有: 兩個工藝:打蠟,擦亮 兩個電機,兩個羊毛輪,大青臘,布 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 目測上一步工序進入本工序的焊接件,檢查確認是否有漏打磨至1000#、所有焊點未完全打磨、存在粗打磨痕跡、破壞保護膜嚴重、以及磨削過量、圓角過大、兩端磨削嚴重、打磨不均勻有的地方深淺不一等各種拋光打磨階段出現的在出光階段無法修複的問題,若存在這樣的問題需返回重新打磨或者修補。(在本工序中無法修複打磨中出現的碰傷,磕傷,以及大的劃痕,但可以修複很細小的細紋,比如1000#打磨出的比較小的細紋。但是很費事) 2、 鏡麵 利用高速電機驅動用羊毛輪(市麵有售),配合大青臘仿照前麵的拋光的方法進行鏡麵磨光,本工序主要目的是把經過前麵幾道工序拋光完成後的工件進行鏡麵磨光,而不是進一步磨削。注意在此步工序操作時不要將拋光蠟蹭到工件表麵的覆蓋膜上麵,注意不要損傷覆蓋膜。 3、 擦亮 本工序是鏡麵拋光的最後一道工序,用幹淨的棉布輪在經過鏡麵後的工件表麵摩擦,將前麵所有工序完成後的工件擦幹淨,擦亮。本工序的目標是工件表麵分辨不出焊接痕跡,以及將打蠟拋磨過的工件擦亮,亮度達到鏡麵反射高8k,而且工件拋過的部分與沒拋過的部分幾乎看不出區別。達到完全鏡麵效果。 4、 關於打蠟的說明: a.打蠟的方式方法:一般情況是在進行拋磨工件之前先給羊毛輪進行打蠟,待羊毛輪上粘滿青臘後才開始進行拋磨。 打蠟的方式如下圖所示: c.市麵上的羊毛輪有粗輪和細輪之分。羊毛輪的選擇很重要,使用羊毛很粗糙的羊毛輪拋磨後容易出現打磨過的痕跡,在實際生產中一般使用細羊毛輪,這樣拋出來的效果才好! d.在拋磨過程中還需控製好對工件的壓力,過大的壓力羊毛輪打磨掉保護膜的區域麵積過大,甚至會出現打黑工件,破壞工件原本的鏡麵效果等情況 e.在打磨的過程中需不斷供給大青臘,否則會出現由於溫度過高羊毛輪出現冒煙的現象,這對羊毛輪的磨損非常嚴重,對不鏽鋼的損害也很大。 f.對於需要在出光階段修複的細小紋路需單獨人工修複,修複工作非常費事,如果可以盡量不要在此階段進行任何修複工作。 g.打蠟電機一般安裝兩個電機,每個電機負責拋光工件的其中的一麵,視情況可以考慮增加一個拋磨棱邊的電機,以增加棱邊的亮度。 h.視情況對羊毛輪進行更換。 關於擦亮的幾點補充: a.擦亮方法方式: 擦亮方法基本和打蠟方式方法一致,隻是打蠟中的羊毛輪換為擦亮中的布輪。 擦亮是整個拋光中的最後一道工藝,一定要確保工件拋光出光後不會有任何破壞鏡麵的情況,否則前功盡棄。 a.擦亮的方法是將布輪直接安裝在高速電機上,實現高速轉動,在工件表麵上擦拭,擦掉工件上的汙物和附著的大青臘,達到擦亮的目的!在實際的擦亮中往往配以研磨粉一並進行,研磨粉能去除油性物質大青臘,其在擦亮中的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很容易的去掉粘附在工件上的青臘,如果不配合研磨粉,工件表麵的大青臘將很難去除,而且還容易粘到其他地方,影響其他地方的美觀。 b.為了得到的工件的亮度符合鏡麵要求,布輪的幹淨狀況尤為重要,在實際生產中需視具體情況及時更換布輪。
b.為什麽高速電機直接驅動羊毛輪打蠟拋磨不鏽鋼工件能致使其變亮:因為大青臘是一種油性物質,在常溫下時呈固態,在高溫下呈液態,高速電機直接驅動羊毛輪高速旋轉當羊毛輪表麵粘上大青臘後在工件表麵研磨由於油性物質的油性使得工件表麵變亮,因此驅動羊毛輪進行拋光的電機的選擇就很重要,通過實際經驗總結,拋光使用的電機其轉速應不低於13000r/min,其功率不應低於500w,速度低於這個速度時其拋磨出的工件的無論從亮度或者鏡麵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此一般的普通電機很難滿足其要求,一般選擇高速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