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金相比黑白金相具有更高的鑒別能力,對偏析、晶粒位向、應力狀態的顯示更為敏感,能提供更豐富的組織細節,因而給傳統的光學金相增添了活力,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彩色金相技術屬於幹涉膜金相學,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在合金金相樣品的表麵上形成一層幹涉膜,借助薄膜幹涉的消光效應將微觀組織以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能造成幹涉膜的彩色金相方法有:偏振光、化學沉澱、恒電位、真空鍍膜、離子濺射和熱染。其中,化學沉澱法(又稱浸蝕法)簡單方便,故得到更多的應用。
本書應用的彩色金相技術為熱堿蝕顯法,屬化學蝕刻沉澱幹涉膜範疇。它是將拋光後的金相試樣置於氫氧化鈉堿液中加熱,達到一定溫度並保持規定的時間後取出,清洗吹幹後在光學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不同顏色的顯微組織。這種方法早期被使用在合金鋼、白口鑄鐵、灰鑄鐵的碳化物、磷化物著色以及晶內偏析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本書作者及其他研究者對這種熱堿蝕顯技術不斷完善,逐漸將其發展成一種能顯示鑄鐵凝固組織及相變過程的研究方法。